殘疾人士導向的社會採購尚未開發的力量
本文是我們「ESG洞察:透過共融推動影響力」系列文章的第一章的中文譯本,英語原文初刊於 2025年 7月 29日在我們的領英平台上。如欲優先閱讀我們關於ESG和共融的未來的英語文章,請即造訪領英並關注我們。
什麼是社會採購?
社會採購 是指利用機構或組織的購買力創造超越所購買商品或服務本身的社會價值。社會採購並非僅僅關注價格或效率,而是有意將支出導向那些能夠帶來積極社會效益的供應商——例如由殘障人士主導的社會企業——從而創造更廣泛的社區效益。本質上,它旨在讓每一分錢都為企業和社會創造價值。
「傳統採購是指與採購商品、服務和工程相關的所有業務流程。它涵蓋了從需求識別到服務合約終止或使用壽命結束以及隨後的資產處置的整個生命週期。對於B2B服務,它包括外包日常清潔、蟲害防治、設計和行銷、印表機租賃、車輛維護等。此外,它還包括支撐採購功能的組織和治理框架。」——無狀無名設計事務所 [1]
* * * * *
殘障人士導向的社會採購為何重要
由殘障人士 (PWD) 擁有和經營的殘障人士主導的社會企業,為企業推動有意義的社會變革提供了獨特而強大的途徑。透過優先從這些企業採購,企業可以:
促進其價值鏈中真正的共融:將殘障人士導向的企業納入採購,不僅為殘障人士創造了經濟機會,還能將真正的多元化和共融自然地融入企業供應鏈,超越象徵性姿態,邁向系統性變革。這種方法符合政府和產業縮小殘障人士就業差距、促進地方經濟賦能的承諾。
支持殘障人士的經濟賦能:從殘障人士主導的社會企業 採購有助於為殘障人士創造可持續的就業機會和職業發展道路,解決長期存在的就業不平等問題。這種經濟參與使殘障人士能夠充分貢獻社會,而全球範圍內的社會採購政策也表明,授予此類企業的合約數量顯著增長,強化了它們在共融經濟發展中的關鍵作用。
展現在環境、社會和治理 (ESG) 及多元化方面的領導力:透過倡導以殘障人士為導向的社會採購,企業能夠以策略性、影響力和可信度的方式展現其對 ESG 這一社會支柱的承諾。這種領導力不僅提升了企業聲譽,也滿足了利害關係人對創造真實社會價值和共融商業實踐日益增長的期望。
商業效益:創新、聲譽和員工敬業度
創新是優勢:殘障人士導向的企業在共融設計和無障礙設計方面處於領先地位。他們的生活經驗轉化為產品和服務,不僅符合合規標準,而且往往超越市場對可用性和創造力的期望。這種思維多元化已被證明是創新和競爭優勢的驅動力。
「在英國,英國社會企業協會 (Social Enterprise UK) 於 2016 年發起了『購買社會產品企業挑戰』 (Buy Social Corporate Challenge) 倡議。目前,該行業已有 250 家社會企業為強生、英國石油、SAP 等公司提供產品。此外,該行業已有 250 家社會企業為強生、英國石油、SAP 等公司提供產品。此外,夥伴還成立了宜家社會企業計劃 (IKEA Social Entrepreneurship),以供應社會企業為社會企業合作夥伴。 」——於2022 年作者 Hetal Sheth 於 Sopact Perspectives [2]
對利害關係人而言,聲譽至關重要:社會採購體現了對 ESG 價值觀的真誠承諾。將殘障人士導向的供應商納入其採購策略的公司,越來越多地被客戶、投資者和監管機構視為負責任且具有前瞻性的企業。這種聲譽的提升可以開拓新的市場,並加深利害關係人的忠誠度。
「社會採購在以下方面可提升 50%:ESG 目標的達成;企業品牌價值的提升;與外部利害關係人建立良好信譽和經濟關係;以及提升客戶負責任品牌的認知度。」—— 於2021 年國際勞工組織的《社會採購指南》 [3]
員工敬業度提升潛力:研究表明,80% 參與社會採購的公司報告員工敬業度和人才招募有所提高 [4]。員工希望為與其價值觀相符並為社會福祉做出貢獻的組織工作。支持殘障人士導向的企業,為員工提供了一種切實可行的方式,讓他們與公司宗旨產生共鳴。
「但指標並非唯一吸引註意力的手段。符號和標識也很重要。瑪莎百貨(Marks & Spencer)到處都有標識,鼓勵員工走樓梯而不是乘電梯,哪怕只是幾層樓。在聯合利華(Unilever),洗手間和廁所裡張貼的告示,用於在聯合國世界廁所日讓員工參與 Domestos 的社會宗旨,以及在全球洗手間讓員工參與 Lifebuoy 的社會任務。」 ——於2016 年史丹佛社會創新評論的《吸引員工,打造永續發展的企業》 [5]
全球趨勢與數據
主流動能:社會採購 是一項全球性運動,正在各個領域獲得廣泛關注。 SAP 和 德勤 等大型企業已設定目標,將支出的很大一部分來自社會企業,包括由殘障人士導向的社會企業。
永續與環境、社會與治理 (ESG):永續和負責任的採購如今已成為全球採購策略的核心。企業正面臨來自消費者、投資者和監管機構越來越大的壓力,要求確保供應鏈體現道德、共融和永續的實踐。
本地影響:隨著供應鏈韌性和本地採購的興起,殘障人士主導的社會企業在實現社會價值和業務連續性方面處於有利地位。
結論
殘障人士導向的社會採購不僅是一項合規工作,更是提升創新、聲譽和員工敬業度的策略槓桿。透過將殘疾人納入採購決策,企業可以釋放尚未開發的價值,產生真正的影響,並在不斷發展的 ESG 領域中引領潮流。
資料來源:
https://designbypods.hk/esg-social-procurement-policy-strategy-solution-why-how-extended#what
https://impactentrepreneur.com/corporate-supply-chains-social-procurement/
https://ssir.org/articles/entry/engaging_employees_to_create_a_sustainable_business
* * * * *
欲參考更多不同的企業管治標準,可到另一部落格文章見詳列。
* * * * *
無狀無名設計事務所,獲創啟級社企認證 (編號 SEE 0114),以香港為總部,提供各類型平面設計服務。現時由聽障與健聽的設計師組成,實踐殘疾共融,為推動企業機構的「多元、公平和共融」(Diversity, Equity & Inclusion) 之第一因。我們支持聯合國的可持發展目標 SDG:第 10「減少不平等」和第 17「促進實現目標的夥伴關係」。
本社企除了給多元人才提供工作機會外,同時還有助各企業客戶推行先進的管治理念。我們亦深信無狀無名設計事務所仍然是香港唯一的一所社會採購方案實踐及供應者,提供社會採購的真義的專業設計服務,並附加了倍數級別的附加社會價值。想了解本社企的願景與使命,請點擊此連結跳到 社會創效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