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分析從社會公益供應商採購相對於從普通供應商採購的附加社會價值

社會公益供應商 (Social Benefit Supplier) 而不是普通(主流)供應商處採購可以帶來顯著的附加社會價值,超越傳統上對成本、品質和交付的關注。這種附加的社會價值源自於社會公益供應商 作為其核心使命的一部分所旨在實現的社會、經濟和環境影響。

社會公益供應商增加社會價值的關鍵維度

1. 直接社會影響

社會公益供應商(例如社會企業殘疾人士就業企業 和大多數女性擁有的企業)透過其營運積極創造積極的社會成果。這些包括:

  • 僱用和培訓弱勢或邊緣化群體(例如長期失業者、殘疾人士)。

  • 提供公平、道德的工作環境,注重共融和多元

  • 透過將利潤再投資於社會計畫或地方措施來支持社區福祉。

2. 經濟包容與地方發展

透過從社會公益供應商採購,買家可以刺激當地經濟並促進經濟包容性。這些供應商通常在弱勢群體內運作或為其提供服務,幫助:

  • 減少邊緣群體的失業和就業不足。

  • 鼓勵中小企業創業和發展,否則這些企業的採購機會可能有限。

  • 建立更多樣化、更具彈性的供應鏈,以降低過度依賴大型主流供應商帶來的風險。

3. 環境與永續性成果

許多社會公益供應商將環境永續性融入其商業模式,從而做出以下貢獻:

  • 透過永續的生產方法減少碳足跡和浪費。

  • 推廣循環經濟原則和道德採購。

  • 與採購組織更廣泛的 ESG(環境、社會、治理)目標保持一致。

4. 與政策和策略目標保持一致

社會公益供應商 的合作直接支持政府和組織對社會價值多元和共融 的要求,例如:

  • 滿足社會採購 目標和立法要求(例如澳洲昆士蘭州採購政策、維多利亞州社會採購框架)。

  • 以可衡量的方式推動 ESG 和 DE&I(多元、公平和共融)策略。

  • 展現企業社會責任和社區參與的領導力。

與普通供應商採購的比較

table of comparison

國際上有海量的企業管治理論和標準

結論

選擇從社會公益供應商採購可以增加實質和有意的社會價值,遠遠超出傳統採購對價格和品質的關注。它直接促進社會共融、社區發展和環境永續性,同時也幫助組織滿足政策要求和策略 ESG 目標。相較之下,普通供應商通常不會將社會價值融入其核心業務,從而使社會效益成為偶然,而不是合約或策略結果。從社會公益供應商採購可將採購轉變為積極社會變革的強大槓桿,同時又不影響品質或物有所值。


資料來源:網絡資料

欲參考更多不同的企業管治標準,可到另一部落格文章見詳列。

* * * * *

無狀無名設計事務所,獲創啟級社企認證 (編號 SEE 0114),以香港為總部,提供各類型平面設計服務。現時由聽障與健聽的設計師組成,實踐殘疾共融,為推動企業機構的「多元、公平和共融」(Diversity, Equity & Inclusion) 之第一因。我們支持聯合國的可持發展目標 SDG:第 10「減少不平等」和第 17「促進實現目標的夥伴關係」

本社企除了給多元人才提供工作機會外,同時還有助各企業客戶推行先進的管治理念。我們亦深信無狀無名設計事務所仍然是香港唯一的一所社會採購方案實踐及供應者,提供社會採購的真義的專業設計服務,並附加了倍數級別的附加社會價值。想了解本社企的願景與使命,請點擊此連結跳到 社會創效 頁面

Previous
Previous

In-Depth Analysis of Added Social Value When Procuring from a Social Benefit Supplier Compared to an Ordinary Supplier

Next
Next

In-Depth Analysis of Added Social Value in Social Procurement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Procur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