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iness for Good 公益事業:企業永續發展的全球運動
「Business for Good 公益事業」的理念在全球範圍內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全球各地的組織都透過將企業成功與社會責任和環境管理結合起來來促進企業永續發展。這種方法不僅僅是慈善行為;而是將目的融入業務運營的各個方面。讓我們來探討一下領導這項運動的一些關鍵組織以及他們如何為更永續的未來做出貢獻。
了解企業永續性
企業永續性涉及將經濟、社會和環境因素納入商業策略。它圍繞著三大支柱建立:
環境支柱:專注於減少碳足跡、使用綠色能源和有效管理廢棄物。
社會支柱:促進員工、顧客和社區的健康、安全和福祉。
經濟支柱:透過降低成本和創造可持續的就業機會來確保長期業務可行性。
推動「Business for Good 公益事業」的組織
一些組織正在帶頭推行「Business for Good 公益事業」運動:
美國的公益事業 Business for Good (BFG):BFG 投資於人才,以建立更好的企業和更強大的社區。他們表彰那些實踐包容性、提供有競爭力的工資、並向當地慈善機構捐款的企業,並授予「優秀」徽章。
新加坡的 raiSE:新加坡社會企業中心透過提供補助金、獎學金和大師班來支持社會企業家精神,幫助社會企業擴大其影響力。
B1G1:一項全球倡議,旨在使企業能夠將捐贈融入其營運中,使專案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保持一致。
西班牙的 Business for Good 公益事業:Forética 等組織強調永續性是商業競爭力的重要支柱,並專注於氣候行動和社會公平。
「Business for Good 公益事業」倡議的成功案例
全球各地的公司都在採取「Business for Good 公益事業」策略:
Patagonia 戶外服飾品牌:Patagonia 以環保行動而聞名,它使用永續材料並鼓勵產品維修而不是更換。
聯合利華 Unilever:透過其永續生活計劃,聯合利華旨在改善健康和福祉,同時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新加坡的 Foreword Coffee:在 raiSE 的支持下,Foreword Coffee 為殘疾人提供幫助、創造就業機會並增加社會影響力。
「Business for Good 公益事業」的好處
採用「Business for Good 公益事業」的做法有許多好處:
降低成本:永續實踐可以減少能源消耗和廢棄物處理成本。
增加收入:永續性可以吸引新客戶並開拓新市場。
品牌忠誠度:消費者對擁有相同價值觀的品牌更忠誠。
人才吸引和保留:永續發展計畫使雇主更具吸引力。
挑戰與機遇
在實施「Business for Good 公益事業」策略的過程中,企業面臨平衡經濟和環境目標等挑戰。然而,這些挑戰也帶來了創新和成長的機會。透過擁抱永續發展,企業可以使自己脫穎而出並為更永續的未來做出貢獻。
結論
「Business for Good 公益事業」理念處於企業永續發展的前沿,顯示企業在做好事的同時也能蓬勃發展。 BFG、raiSE、B1G1 等組織正在透過支持將社會和環境責任納入其核心運營的企業來引領這項運動。隨著消費者對永續實踐的要求越來越高,採用這種模式的企業不僅能為建立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貢獻,還能確保自身未來的成功。
資料來源:網上資料、Foreword Coffee官方網站、Patagonia官方網站、聯合利華官方網站
欲參考更多不同的企業管治標準,可到另一部落格文章見詳列。
* * * * *
無狀無名設計事務所,獲創啟級社企認證 (編號 SEE 0114),以香港為總部,提供各類型平面設計服務。現時由聽障與健聽的設計師組成,實踐殘疾共融,為推動企業機構的「多元、公平和共融」(Diversity, Equity & Inclusion) 之第一因。我們支持聯合國的可持發展目標 SDG:第 10「減少不平等」和第 17「促進實現目標的夥伴關係」。
本社企除了給多元人才提供工作機會外,同時還有助各企業客戶推行先進的管治理念。我們亦深信無狀無名設計事務所仍然是香港唯一的一所社會採購方案實踐及供應者,提供社會採購的真義的專業設計服務,並附加了倍數級別的附加社會價值。想了解本社企的願景與使命,請點擊此連結跳到 社會創效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