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永續發展的三重底線(Triple Bottom Line):社會(People)、環境(Planet)與利潤(Profit)
三重底線 (Triple Bottom Line; TBL) 是一個永續發展框架,它擴大了對財務績效的傳統關注範圍,涵蓋了社會和環境因素。底線不只有一個,而是有三個:社會 (People)、環境 (Planet) 與 利潤 (Profit)。透過考慮這三個因素,企業可以在提高財務績效的同時產生正面影響。
這個概念由 約翰・艾爾金頓 (John Elkington) 於 1994 年提出,他提出公司應該像關注利潤一樣關注社會和環境問題。 TBL 旨在衡量一家公司的長期財務、社會和環境績效,使公司對所有利害關係人(而不僅僅是股東)負責。
三大支柱
三重底線基於三個要素,通常稱為三個 P:
利潤 (Profit):利潤不僅包括收入。它包括以合乎道德和公平的方式賺取收入、與慈善商業夥伴和供應商保持一致以及向貸方、債權人和員工支付應得的款項。利潤也可以指公司透過在當地購物、利用小型企業和投資社區發展為社區帶來的經濟財富。
社會 (People):此元素指與公司相關的所有個人,包括員工、供應商和客戶。這意味著確保員工獲得公平的薪資、安全的工作環境和專業發展機會。這也意味著使用多樣化的供應商,優先考慮小型企業,並考慮客戶對公平和安全的回饋。
環境 (Planet):地球方面涉及企業對環境和生態系統的影響。它涉及減少能源消耗、使用再生能源、減少浪費和使用符合道德標準的材料。公司可以報告透過重新設計分銷管道減少能源使用而節省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三重底線的優勢
吸引投資者和客戶:實施 TBL 可能有助於留住員工、增加外部投資、提高對 ESG 感興趣的客戶的銷售額並提高長期營運效率。
提高聲譽:微軟 Microsoft 和 亞馬遜 Amazon 等因永續發展努力而獲得認可的公司通常享有良好的聲譽。
提高客戶忠誠度:專注於改善其產品的社會和環境影響的公司通常會提高客戶忠誠度並吸引對永續性感興趣的新客戶。
更好的員工參與:實施三重底線方法可以提高員工參與度。
三重底線的挑戰
難以衡量影響力:與財務績效不同,衡量社會和環境影響可能具有挑戰性。公司很難找到有效的方法來衡量其舉措的有效性。
抵制變革:實施三重底線方法可能需要對公司文化、結構和流程進行重大改變,這可能會遭到員工的抵制。
平衡相互競爭的目標:平衡經濟、社會和環境目標可能很困難,因為這些目標可能會相互衝突。
缺乏標準化:缺乏統一的會計原則可能導致財務報告的混亂和不一致。目前尚無衡量這三個因素的共同基礎。
儘管面臨挑戰,三重底線 (Triple Bottom Line) 仍為企業提供了一個有價值的框架,使其能夠更全面地衡量其成功。透過考慮人、地球和利潤,公司可以為自己和社會創造長期價值。
資料來源:網絡資源、微軟官方網站、Amazon官方網站
欲參考更多不同的企業管治標準,可到另一部落格文章見詳列。
* * * * *
無狀無名設計事務所,獲創啟級社企認證 (編號 SEE 0114),以香港為總部,提供各類型平面設計服務。現時由聽障與健聽的設計師組成,實踐殘疾共融,為推動企業機構的「多元、公平和共融」(Diversity, Equity & Inclusion) 之第一因。我們支持聯合國的可持發展目標 SDG:第 10「減少不平等」和第 17「促進實現目標的夥伴關係」。
本社企除了給多元人才提供工作機會外,同時還有助各企業客戶推行先進的管治理念。我們亦深信無狀無名設計事務所仍然是香港唯一的一所社會採購方案實踐及供應者,提供社會採購的真義的專業設計服務,並附加了倍數級別的附加社會價值。想了解本社企的願景與使命,請點擊此連結跳到 社會創效 頁面。